中国首届“互联网+财税”论坛在北京举办。这次论坛的关注点,在于引入“互联网+”后的财税将走向何处?能给基层税务工作者和纳税人带来哪些实质性改变?记者多方采访,总结梳理互联网+财税的三大猜想。
猜想一缴税像网购随时随地全天候
“互联网+财税”将给纳税人带来实在便利:可让纳税人享受全天候纳税服务,办税不再受到时间限制;可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实现移动办税,不再受地域、场所限制;所有涉税事项都有可能实现网上申请、网上流转、网上办结,不受物理形态限制,全流程无纸化办税……一个便捷的互联网税务局将我们走来。
在这样的税务局内,网上申报各种税费、网上办理涉税事项、网上采集财务数据、网上税源直报、涉税查询和纳税咨询等等所有涉税事项都可以通过网络办理。移动互联网的应用,使用手机终端申报、缴纳税款也成为可能。涉税业务办理,就像普通人网购一样,不受时间、地点限制。不用担心非工作日税务局不上班,也不用担心税务局距自己单位远。电子扫描、网络办税,人不用到现场也能办税。
猜想二信息能串门时时刻刻调数据
未来,会出现覆盖税务、工商、海关、财政、银行、外汇、统计、行业管理部门乃至互联网等不同渠道数据的“大数据库”,并实现对数据交叉共享,有效采集、存储、处理、分析和应用。
“互联网+财税”实现的信息共享为征纳双方带来便利:国地税纳税信息一次采集,全程使用,材料不用重复性提交;更多纳税业务免填单,直接后台调取;同城乃至异地实现通办通用。
对于税务机关来说,实现信息共享后,可以巧用已有数据和第三方数据进行“作业”,利用信息比对更好监管税源,查找潜在风险。凭借唯一税号,能有效监管此前的个人收入、家庭收入等过去不易监管的领域。
同时,税务机关还能利用税务系统的数据分析,了解宏观经济走势,掌握税收收入进度。对区域经济税源特征、税收效应进行总结提炼,供决策者参考。
猜想三数据会说话增值服务助企业
互联网为税务机关加强与公众交流提供极为顺畅、便捷的通道,税务机关可以利用数据分析,给纳税企业提供更超值服务,真正实现管理向服务的转型。
依托互联网的便利,可使大量税收管理员从“管户”、“人盯人”的桎梏中解脱出来,专心从事风险管理。
以分级分类为原则,差异化管理纳税人。对大型企业,提供特色服务;对中型企业,重点监控一般纳税人登记、发票使用等高风险事项,实施精细化管理;对小型企业和个体户,实施动态监控,简化流程,解放征管资源。对无风险、低风险的纳税人,进行风险提示服务,加强纳税辅导。
还可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企业记账财务信息比,对纳税人纳税申报质量和财务核算作出评判,对特殊项目(如股东发生变更)予以提示。
更多详情请咨询山东易惠天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济南网站建设、济南网络公司、济南网站制作、济南APP开发、济南微商城,转载请注明! |
|